免污式洗衣机免污性能试验方法2017-01-25 13:11浏览数:186次
本规范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试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清洁技术学会解释。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为首次制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免污式波轮洗衣机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本方法检验的电动洗衣机产品应满足GB/T 4288和GB 12021.4的相关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355-1986 小麦粉 GB 12021.4-2013 电动洗衣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 GB 21551.5-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洗衣机的特殊要求 GB/T 4288-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
3 术语和定义
GB/T 4288-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免污式洗衣机 在洗涤过程中,内、外洗涤筒(桶)夹层内的(固体、微生物)污渍不会进入洗涤筒(桶)内的洗衣机。 固体污渍 沉积在洗衣机桶壁上的固体污染物。 3.3 微生物污渍 沉积在洗衣机桶壁上,含有一定浓度微生物的污染物。 3.4 固体污渍免除率 Ms 试验组水样浑浊度比对照组水样浑浊度减少的百分比。 3.5 微生物污渍免除率 Mm 试验组负载布上微生物含量比对照组负载布上微生物含量减少的百分比。
4 技术要求
4.1 固体污渍免除率 免污式洗衣机固体污渍免除率Ms≥92.0%。 4.2 微生物污渍免除率 免污式洗衣机微生物污渍免除率Mm≥99.0%。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符合GB/T 4288-2008中6.1的要求。 5.2 试验方法 5.2.1固体污渍免除率试验方法 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试验。 5.2.2微生物免除率试验方法 按照附录B的要求进行试验。
附录A 固体污渍免除率试验方法 (规范性附录) A.1试验过程 A.1.1试验样机的准备 本测试方法通常在一台按照制造商说明书要求安装好的全新的样机上进行。如果存在可选安装部件,则实际选择情况应在报告中说明。安装完成后,应检查确保样机无明显缺陷或故障。 在每组正式试验开始前及2次正式试验间,样机应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放置至少18个小时。 如果样机装有制造商声明可清理的过滤器、排放管道等部件。应在每次正式试验后,按照制造商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清理。 在每次试验开始前,试验样机应运行1个完整的试验程序,不添加洗涤剂,对试验样机进行清洁。并且在程序后完全除去滚筒内部的水份(擦拭内桶、门玻璃等)。 A.1.2试验负载的准备 试验负载符合GB/T 4288-2008中附录A.4的要求。 试验负载用量为额定容量的30%。 A.1.3试验样块 试验样块符合GB 21551.5-2010中附录AA.2的要求; 试验样块用量符合GB/T 4288-2008中附录A.4配污染布数的要求。 试验前后试验样块的称重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称重在试验完成后将试验样块自然平放干燥,干燥后在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下放置24h后再进行测试。 A.1.4试验负载的叠放与装载 试验负载应按照GB/T 4288-2008中附录 A条款中规定的衬衫的叠放与装载方式进行叠放与装载。 A.1.5固体污渍制备及涂制 a) 固体污渍的制备 水和高岭土按照7:10混合均匀。 固体污渍用量为200g。 b)固体污渍的涂制 将拆下的内桶、外桶擦干,确保无溶液残留。 用30mm宽毛刷将制备好的固体污渍(见表1)均匀的涂在内桶、外桶上,将内桶和外桶装回原位,应确保样机可以正常运转,在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下放置(14~16) h。 表1 A.2 正式试验 试验样机的每次试验运行,应按照下述程序来进行: - 连接到符合5.1要求的供电系统; - 连接到符合5.1要求的试验室供水系统; - 环境条件符合5.1的要求; - 使用符合A.1.2要求的试验负载; - 样机开始测试; 使用选定的程序,对试验样机进行1个完整的运行周期的测试。当程序开始时,测量就应开始(无任何操作延迟)。当程序结束时,记录停止。 取样: 第一次取样:洗涤程序结束(或15分钟时),从洗衣机洗涤桶取水样(不少于500ml)并随机取1/3的试验样块; 第二次取样:第一个漂洗程序结束,从洗衣机洗涤桶取水样(不少于500ml)并随机取1/3的样块; 第三次取样:第二个漂洗程序结束,从洗衣机洗涤桶取水样(不少于500ml)并随机取1/3的样块; 测量并记录试验负载质。数据记录应在程序运行前开始,并持续到程序结束后。 每台样机共进行1次试验。
A.3 试验结果及评价 分别测试三次水样的浑浊度H。 固体污渍免除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Ms——固体污渍免除率,单位为克 %; H1——对照组水样浑浊度,单位为NTU; H2——试验组水样浑浊度,单位为NTU。
附录B 微生物污渍免除率试验方法 (规范性附录)
B.1试验样机的准备 本测试方法通常在一台按照制造商说明书要求安装好的全新的样机上进行。如果存在可选安装部件,则实际选择情况应在报告中说明。安装完成后,应检查确保样机无明显缺陷或故障。 在每组正式试验开始前及2次正式试验间,样机应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放置至少18个小时。 如果样机装有制造商声明可清理的过滤器、排放管道等部件。应在每次正式试验后,按照制造商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清理。 在每次试验开始前,试验样机应运行1个完整的试验程序,不添加洗涤剂,对试验样机进行清洁。并且在程序后完全除去滚筒内部的水份(擦拭内桶、门玻璃等)。 B.2试验负载的准备 试验负载符合GB 21551.5-2010中附录AA.1的要求。 试验负载用量为额定容量的30%。 试验前,所有试验负载均需在121℃下灭菌20min,干燥备用。 B.3微生物污渍制备及涂覆 B.3.1试验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S 1.0090 B.3.2微生物污渍的制备 10 g小麦粉(符合GB1355-1986中对标准粉的要求),100 mL蒸馏水,混合后煮沸搅匀,再放入压力蒸汽灭菌锅内灭菌(121℃,灭菌20 min)。 无菌污染物室温冷却后,与109 CFU/mL~1010 CFU/mL的菌液1:1混合均匀,即为试验用微生物污渍。 B.3.3微生物污渍的涂覆 将拆下的内桶、外桶擦干,确保无液体残留。 用75%的酒精擦拭试验用内桶,外桶壁,自然晾干,备用。 用无菌毛刷将制备好的微生物污渍均匀涂覆在内桶、外桶的指定位置,室温下放置1h-2h,待表面微生物污渍完全干燥后,将内桶和外桶装回原位,应确保样机可以正常运转。为了增加微生物污渍在桶表面的附着力,微生物污渍可以分多次涂覆,一层污渍干燥后再涂覆另一层,保证最终内桶、外桶上涂覆的微生物污渍总量分别为200mL。 试验房间内应有紫外杀菌系统,涂覆前,对整个房间进行灭菌,涂覆时和试验时应保持房间门关闭状态。试验结束后,整个试验房间要进行紫外灯灭菌,一般不低于30 min,然后进行排风20min。 表2 B.4试验步骤 B.4.1 试验样机的每次试验运行,应按照下述程序来进行: - 连接到符合5.1要求的供电系统; - 连接到符合5.1要求的试验室供水系统; - 环境条件符合5.1的要求; - 使用符合B.2要求的试验负载; - 样机开始测试; 使用选定的程序,对试验样机和对比样机进行1个完整的运行周期的测试。测试中,试验样机和对比样机选择相同的水位。 B.4.2取样 第一次取样:洗涤程序脱水后随机取3块试验负载; 第二次取样:第一个漂洗程序脱水后随机取3块试验负载; 第三次取样:第二个漂洗程序脱水后随机取3块试验负载; 每台样机共进行1次试验。 B.4.3洗脱 将取出的9块试验负载分别置于无菌袋中,加入200mL浓度为0.85%的无菌生理盐水,回收试验负载中含有的微生物。 B.4.4培养计数 将从洗涤桶中采集的水样和负载布上回收的洗脱液分别进行10倍系列梯度稀释,选取合适的稀释度,倾注平板,置于(37±1)℃下培养24h-48h,计数。 B.5试验结果及评价 微生物污渍免除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Mm——微生物污渍免除率,单位为%; T1——对照组试验负载中含有的活菌数,单位为CFU/mL; T2——试验组试验负载中含有的活菌数,单位为CFU/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